作者:优游国际ub8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4-07 02:18:33
“漏失设备传感器异常,报警点位于金山东路与铜都大道北段交叉口处。”2024年10月29日,安徽省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平台红灯亮起。“管网泄漏造成水资源流失,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水流冲刷路基形成地下空洞。”工作人员迅速研判,推送预警信息,联系管网所属单位,协调现场处置,直至警报解除。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被称为“城市生命线”,但管网深埋地下,桥梁矗立空中,能否全天候确保安全无虞?面对意外㊣情况□□□□、突发事件,能否第一时间部署实施警情处置,全面高效完成交通事故等各种证据的收集调取?回答和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与幸福。
习明确指出,“信息化时代,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近年来,安徽省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先行先试□□□、不断探索。
合肥市主城区与滨湖新区的连接处,一座全长8.5公里□□□、主跨度60米的大桥飞架南北。桥下人来人往,桥上车流不息,遍布桥身的46个传感器为桥梁进行着全面“体检”。“它们全天候监测桥梁位㊣移□□、应变□□□、温度□□□□、振动㊣等各项指标,并将数据实时上传检测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哨兵’。”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检测中心副主任李舒介绍说。
作出部署的“智慧大脑”,位于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记者走进大门,跃入眼帘的是正前方的巨型电子屏,燃气□□□□、供水□□、桥梁等设施的监测数据正在实时更新,“红□□□、橙□□□□、黄□□□□、蓝”四色等级的安全风险分布图异常㊣醒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隐患点清晰可辨,轮班值守的数据分析师据此综合研判□□□□、发出预警,为千家万户保驾护航。
这是一场始于10年前的探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工商业集聚□□□、交通物流运㊣载□□、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城市治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风险从“看不见”转为“看得见”?如何㊣让城市“自己感知”并“开口说线年,合肥市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着力构建“前端感知—专业研判✅—预警溯源—协同处置”的风险防范体系,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就此拉开帷幕。
合肥市先后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犹如城市的“感知神经”,实时监测137座桥梁□□□□、5000多公里燃气管网□□□、1480多公里供水管网□□□、550多公里排水管网等,全天候“站岗放哨”,让桥梁垮塌□□□、燃气泄漏□□□、供水爆管等原本靠人工解✅决不好的问题化解在萌芽□□、消弭于无形。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仅凭知觉与经验的粗放式管理基本已经成为历史,城市治理正在迈入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治理的新阶段。”
2021年7月,安徽省将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皖南地区水系发达□□□□、皖北地区城市幅员较为广阔,因此芜湖重点增加了综合管廊的监测,宣城增加了水质监测,淮北则扩大了燃气监测范围。全省16个市覆盖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重点领域的一期工程全部建成运行,第二期已经启动实施,城市安全的防护网越织越牢□□□、越织越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合肥市“提标扩面”,进一步将森林火灾□□□□、电梯□□、老旧房屋等纳入覆盖范围;铜陵市打通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与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管理系统,规定要施工先“体检”;池州市全面整合✅应急□□□□、城管□□、文旅□□、气象□□□□、司法等12个部门,不出大厅就可以“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提高针对桥梁□□□、地下管网等㊣设施的安全监测□□□□、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图为2024年12月6日拍摄的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座座桥梁□□□、一条条燃气管道“上网”□□□□、“组网”的背后,是数㊣以✅亿万计的前端感知设备的铺设和运维,是扩散㊣模型□□□□、爆炸模型□□□、溯源模型等不同应用场景下模型的研发和迭代,更是城市治理思路和城市运转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024年11月9日下午4点32分,池州市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记者正在现场调研。“烟柳㊣园公园一名小女㊣孩走丢㊣了!”110指挥单元接到报警,问明情况后立刻作出部署。“指挥中心,第二警组到达”,“交警一㊣大队到达”,“无人机到㊣达”……“指挥中心,小女孩已找到!”揪着的心终于落地,从接警到任务完成,用时不到4分钟。
“强化数字赋能,就是要通过构建智能中枢,以数据为主线串联起城市全域要素,联通□□□、汇聚□□□、整合原本㊣庞杂□□□、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育部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协作专家组成员刘贵全如是说,“一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才能让人们‘诗意地栖居’。”
“最多跑一次”□□、“无证明办理公积金贷款”等群众感受强烈的便民惠民改革正在江淮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住宅建筑设计作品集。数据多“说话”□□□、群众少操✅✅心,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构建“数智”城市,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安徽省把握信息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趋势,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遍布安徽城市街头巷尾的“数字神经”,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城市的肌体,浸润着百姓的烟火日常和诗意心田。